工商注冊號:500383008363506
統一信用代碼:91500118MA5U3NT82D
經營范圍:水產品、魚苗養殖銷售;漁具、飼料銷售;漁業科技開發、水產養殖技術推廣咨詢服務。
網址:www.ymx12345.com
手機:15123335478(微信同步、請先微信聯系)
郵箱:ycsh6318@163.com
QQ:2653999313
淘寶:yc638
地址:重慶市永川區衛星湖街道寒婆溝
簡析魚類“白露瘟”及其應對防控措施:“白露劫”并不怕!“渡劫”并不難!
"露從今夜白,月是故鄉明"。杜甫<<月夜憶舍弟>>的這句話,寫出了白露節氣的狀態,“白色的露水”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,也預示著氣候開始冷清了。白露,中國24節氣的第15個,也是9月的第1個節氣,一般在處暑后15天。本文就所謂的魚類“白露瘟”及其前因后果作一簡要敘述,僅作參考之用。

白露節 白露瘟 白露劫
在水產養殖中,白露節是一個很重要的節點,如果在這個階段不注重提前防控,魚病也許會發生,更惱火的是病情還很難控制,這就是俗稱的“白露瘟”,所以,在白露前后一定要做好養殖魚類的養護,避免白露節成為“白露劫”的悲劇。當然,我們也不可過度悲觀,更不能象有些人心懷不良目的故意夸大其辭,但也不能麻痹大意。
白露,這個時期白天溫度可以高達30多度,夜晚又可以降到10多20度,晝夜溫差達10多度,水體對流強烈,水環境易產生劇烈變化。此時水溫也適宜寄生蟲、細菌等病原生物的生長繁殖,加上水質容易波動變化,這時水產養殖動物極易爆發各種疾病。因此,白露節氣對于養魚戶來說是一大難關,這就是“白露劫”說法的出處。

白露節氣的魚類生理特性
從苗種來說,上半年投放的魚苗到白露時,經過幾個月的生長,其體長和增長、體重和增重,增加的倍數是一兩百倍。由于魚類屬于低等動物,快速的增長造成魚體的各種免疫、消化系統跟不上身體的增長速度,在這個時候遇上氣候不適時,就會造成魚體存在嚴重不適應和抵抗能力低下的缺陷,給有害菌蟲創造了可趁之機。
從成魚來說,大多數魚類經過上半年的持續投喂生產,有些魚兒可以上市,有些魚兒正處于大量投料的年中最后沖刺階段,大量投料導致排泄物增多,水中有機物含量增加,魚的消化系統承受著很大的負擔,勢必對魚類的生理機能形成超負荷的壓力。
魚類發病的時令規律
魚類發病都有一定的季節性和規律性的軌跡可尋,4-5月的"大麥黃"(從冷到熱)、8-9月"白露心"(從熱到冷)是一年中冷熱氣候變更的兩次特殊時令季節。在正常情況下,魚類對此時環境變化必須自我啟動適應性的生理調節,以適應春暖夏熱、秋涼冬寒的四季自然變化。但是,魚類是冷血動物,也是變溫動物,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順應度很遲緩,具有延遲性,因此,這兩個冷熱更替時期的魚類對外抵抗能力很容易變差,一旦病原生物侵襲就容易引發魚病。
“大麥黃、白露心”,是一年中魚病暴發的兩個關鍵期。上半年春夏季節轉換的麥穗打黃的時節,下半年的夏秋季節轉換的白露時令,前者是由低溫走向高溫,后者則相反,是由高溫走向低溫的過程。兩個時節的水溫不冷不熱,對人來說倒是一個很舒適的時候,正是所謂的"二四八月亂穿衣",但也是最適宜有害菌蟲的繁殖,如果此時魚體欠佳、水質不良、管理不善等,引起魚病暴發很有必然性,這就是一年中有兩個魚病流行期的來源說法。

白露時節的氣候特點
白露節氣前后,晝夜溫差大、氣溫起伏不定、天陰多雨是主要特點。這樣的特點對魚塘來說是極為不利的。
(1)早晚溫差大。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上看,晝夜溫差在6度以內尚屬正常,超過則會引起魚類不適。“白露”節氣是全年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,,晝夜溫差可達10度以上,白天氣溫高,晚上氣溫下降快,表層水溫下降,密度增加,表層水往下流動,而底層水溫高,密度變輕,則向上流動,造成水體的密度流,容易引起池塘翻底,底層有害菌及低氧水體被帶到水面,導致水環境發生劇烈變化;當池塘底質較差時,強烈對流現象會導致池塘整體缺氧,養殖動物浮頭,嚴重時引起池塘泛塘。
(2)光照強度弱。陰天多,藻類因環境變化應激倒藻;藻類的產氧能力降低,水體中的溶氧量減少,水體自凈能力減弱,水體通透性差,容易出現水體混濁現象。
(3)氣溫起伏不定 。氣溫不穩定會導致魚類經常性的應激,輕度應激造成生長性能下降,重者造成機體免疫力下降,甚至引起死亡。
(4)天陰多雨 。陰雨的影響很大,一是容易影響魚類正常攝食;二是藻類容易死掉;三是正常的預防用藥不能及時進行。同時,白露階段18~28℃的氣溫正適宜各種病原生物如寄生蟲、細菌、病毒等生長繁殖。水產動物易爆發各種疾病,如寄生蟲,細菌性爛鰓病、敗血癥、出血癥、腸炎病等。

白露時節的魚病種類
在白露時節,魚類最容易發生寄生蟲病,其次是肝膽綜合癥、赤皮病,但傷害最大的還是敗血癥,爛鰓病、腸炎病也有發生。另外,有時還會遇到病癥不確定,且原因不明確,甚至久治不愈的情況,這種不明病征建議按疑似敗血癥的思路去施治,蟲菌雙殺,內清外消,尚有一定的效果。
白露瘟、白露劫,經某些漁藥動保人的過度宣揚,其言下之意不外乎讓你掏錢多買藥而已,造成一些養魚人不必要的恐懼和慌亂,這可是不仁義之為。其實,凡是按照科學養殖,依正規程序的盡有操作,這類養魚場點幾乎是沒有什么魚病大暴發大流行的。也就是說,白露瘟或者白露劫并不可怕,只要在平時做好預防工作,加強生產管理,仍是一個平安的生產時節,輕松"渡劫"并不難。

白露時節的水質調理
很多養魚人受菌藻制劑"神話"的偏頗宣傳,亂用、偏愛使用微生態制劑,以為這樣就會有一塘好水了,同時,對于水體環境的平衡卻沒有一絲的注重。一味追求單一的菌種藻類,聽說硅藻、小球藻是有益藻類就大量培養,也許到最后導致單一藻類生長旺盛從而引發倒藻事故。遇到水質不好了,芽孢菌、光合菌、EM菌等菌劑不顧一切的投入,但對最重要的溶氧水平問題卻選擇性的失忘。據施衛民在"施工評說"上曾發文指出:在水中溶氧不足的情況下,哪怕"神丹妙藥"也無濟于事甚至還起反作用,徒增耗氧源,因為菌藻也需要氧氣。因此,往往本是一塘好水反而還搞得來稀里糊涂。
什么是好水?硅藻多、小球藻多的水,是好水?不一定吧!其實,水生態系統平衡、溶解氧充足的水,才是好水!據馮興浪在"騰氏水產"上發文指出:在水產高產地區(比如廣東),放養量大,產量很高,和其它養殖地區有一個很明顯的區別是增氧機配置相當完善。按一般人的理解,養殖密度越大,使用微生態制劑會更多。但是,在水產高產地區卻最注重增氧機的開啟,調水用藥水平卻和其它產區幾乎沒有區別甚至還少用些,把"增氧機=增產機"的作用發揮得爐火純青,也體現出高溶氧水平有著無與倫比的價值,"溶氧充足"是什么藻菌都不可替代的。因此,必須保持足夠溶氧方保養魚平安,氧足,水就好,魚才好。

白露時節的投料喂養
白露時節的溫度不冷不熱,水溫相對合適,又屬于增肥階段,很多養魚人為了趕時間促生長抓上市,為了在賣魚的時候有足夠大的體重規格,這個時間段是最舍得喂料的時候。投喂量過高容易導致水產養殖動物消化負荷重,肝膽、腸道等器官出問題,腸炎病、肝膽綜合癥等問題時有發生。因此,肝膽病癥也是該階段的常發之癥。
合理的投喂模式是節約成本的一個好辦法,同時也是保護魚體健康的一個好方式。盲目追求投喂,加重魚體負擔,造成魚長期處于亞健康的狀態,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自然降低,所以,有時輕微的病害都有可能直接造成魚的死亡。這也是"病從口入"的一個體現,科學的投喂是對魚體最好的保健。

白露時節的魚病防控
1.施用生石灰,改底調水。白露季節池塘水體一般會偏酸,魚類最適于弱堿性水體,施用生石灰每畝20-50斤,中和酸性,降低水體酸度。投用底改藥物,適度培藻育菌,為魚類提供適宜的生存環境。
2.用藥預防。在白露時節到來之前,或者沒有發病之時,采取前瞻性用藥對防控非常有利。用消毒殺菌藥比如戊二醛、苯扎溴安、二氧化氯等預防細菌滋生用藥一次,再用殺蟲藥比如敵百蟲、阿維菌素、氯氰菊脂等殺滅蟲害用藥一次。
3.治病施治。在白露時節流行的病種,所謂的“白露瘟”不外乎常見的有寄生蟲病、捕魚后存塘魚的赤皮病、細菌性出血敗血癥以及肝膽綜合癥等主要四大種類病種。另外,爛鰓病按敗血癥方法施治,腸炎病按肝膽綜合癥治療。

(魚體表上的錨頭蚤)
(1)寄生蟲病的治療方法。主要寄生蟲種類有錨頭蚤,中華蚤,車輪蟲,指環蟲等。車輪蟲,指環蟲等用一般的殺蟲藥即可,比如敵百蟲,硫酸銅和車輪凈,魚蟲凈,混殺安等阿維菌素和氯氰菊脂系列殺蟲劑。錨頭蚤和中華蚤的殺滅難度大一些,除了可以使用敵百蟲、阿維菌素和氯氰菊脂等系列殺蟲劑外,還可以采用以蜂房芽孢桿菌為主要成份的新型專殺錨頭蚤(鳋)藥物,但目前效果不一。無論用何種殺蟲劑,根據錨頭蚤生育特性的不同,均需間隔5-7天后復殺一次。

(魚內臟油脂重,肝膽異常)
(2)肝膽綜合癥的有效治療方法是減量投喂,內服清熱解毒藥物。內服以中草藥防治效果最好,但前提是在魚類正常吃料的情況下內服藥餌,閉口不吃料時無益也無用,因此,專業精養魚類的可以在發病季節前后采用預防性中草藥拌料投喂,或者每月藥餌投喂3天,注意蛋白含量適宜,不過量投喂。中草藥可用黃芩、蒲公英、甘草、黃芪、絞股藍、三七、虎杖、茵陳、澤瀉、白術等中藥打成細粉投喂預防。在治療時可以投喂三黃散以及廠家生產的專治肝膽病藥物,比如市售的清熱解毒,保肝利膽的藥物,添加到飼料中投喂,一個療程5-7天。

(3)赤皮病的治療方法是蟲菌雙殺,建議外用消毒藥物以清洗傷口,殺滅水中病菌,比如溴氯海因,二氧化氯,聚維酮碘,苯扎溴銨,戊二醛等。在魚能正常吃料的前提下,內服清熱解毒消炎藥物。同時改底、潑灑生石灰水。推薦參照魚類敗血癥和出血病防控方法,全池潑灑暴血平(或暴血停)和混殺特安(或混殺安),利用暴血平的止血因子和混殺特安的蟲菌雙殺功能,各藥連用兩次(天)為一個(4天)療程,用量和注意事項依使用說明。
(4)敗血癥的治療方法。遇有不明病征的仍按敗血癥思路去施治。可以按照赤皮病治療方法外消內服。另外,還可以采用止血類專用藥物,比如暴血停,暴血止,暴血平等之類的藥物治療。綜合施治方案建議:使用底改藥劑改良底質,潑灑生石灰水中和水質,全池潑灑混殺特安(或混殺安)和暴血平(或暴血停),利用暴血平的止血因子和混殺特安的蟲菌雙殺功能,各藥連用兩次(天)為一個(4天)療程,內服清熱解毒消炎藥物。

總而言之,在秋天時節無論發沒發病,最重要的一點是水體不能缺氧,哪怕是低溶氧也不行,溶氧越足越好,魚與人相似,最怕的就是缺氧。在整個養殖過程中,4-10月每月預防用藥一次,6-8月加強開機增氧,溶氧足了魚就好了,這個規范的養殖流程是養殖過程中降低外界對養殖魚類影響的關鍵,不可疏忽更不能無視,如此而為,魚病遠離,人樂魚歡!
另請參閱:
魚類發病的四個主要時段---兩個發病高峰期、兩個魚病易發階段
魚類赤皮病(受傷病)的診治防控措施
簡析鰓霉病及其防控建議
疑難雜癥魚病:魚類敗血癥
歡迎關注本站"重慶豐祥漁業"微信公眾號!將會定期向你推送本號信息!將為你精誠服務!